光华国际教育联合会联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和照护分会共同研究制定“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计划,助力职业院校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在2021年暑期如期举办第二届。
2021年“双师型”骨干教师研修班从7月26日开始,共有25名来自全国部分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师参加,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老年医院承办了本次的研修班。研修班于8月6日圆满结束。作为产教融合联席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老年医院对此项目高度支持,北京协和医院的郭娜主任及北京老年医院的邓宝凤主任认为让学校老师重返临床学习最新的护理理念,近距离观摩医院的护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护理是实操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实时了解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操作应用,才能在岗位上培养出临床所需要的护理人才。
为期两周的临床见习,从老师们见习日志中能看到满满的收获:
来自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赵姜楠老师日志里这样写到:老年科查房听完教授的补充或点评,个人感觉医学知识无穷尽,有很多无法查因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上的痛苦或心理上的折磨,尤其是老年人多有合并疾病,现有的医学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更多时候是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的综合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将缓和医疗及安宁疗护的先进理念融于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的照护全程,保持老年患者现有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就是对老年患者最好的治疗。所有的实习生、进修生都应该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接受程度、不同的科室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学习,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也要注意实习生、进修生的全方面的发展,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能力等。
来自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李亮老师日志里这样写到:看到协和团队医疗模式,同时感受到信息化病房建设对医疗活动带来的便利。PDA,移动工作台、电子床头卡,电子白板、传送带等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提升了护理安全。病房设置各类的细节、各类的宣教资料体现了有温度、重人文的服务。静脉治疗、营养支持的等各类临床护理指南的更新与应用也展示了护理科研的进步。教学滞后临床问题也凸显出来,学校教育仍沿用之前相关标准进行示范,如静脉输液,教学仍采用钢针直接穿刺,而协和临床护理根据最新指南采用安全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营养支持同样滞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与临床衔接就十分必要。协和护理科研沙龙,协和医院专门为院内职工开设了科研门诊,针对科研相关事宜进行全方位诊治与服务,无疑为广大职工提高了科研积极性,十分值得借鉴。护理科研一直是护理工作者的痛点,认为护理科研起点低、基础薄、创新差,无法产出优质科研成果,但协和护理老师以自身经历展示SCI发表相关技巧与注意事项。给我提供了思路与动力。
实训结束后,我们也收到了学员的一些反馈。她们希望双师项目能长期举办下去,同时,对临床科室的选择和时间上提出了建议。我们将根据参训学员的需求建议,继续调整实训课程设置,更好的建设“双师型”骨干教师培训体系,为学校和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我们期待来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