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泰康人寿与南京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签署增资扩股协议:泰康人寿拟以50亿人民币总额获仙林鼓楼医院80%股权,并将控股南京仙林鼓楼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险企拥有的第一张公立三甲医院牌照。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收购该医院的直接原因就是为构建“保险+医养”新型医疗养老保障体系。
据悉,这已不是陈东升第一次表现出对医疗领域的兴趣。2015年6月,泰康人寿20亿入股素有“基因界腾讯”之称的华大基因,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在陈东升看来,医疗资源是当代养老社区建设中密不可分的部分。“一个人寿保险就是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医养是一个自然延伸,就是跟人寿保险相当相关性和协调性。我们有资金优势、客户优势、产品优势,所以把这个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创新。”他解释道。
而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尝试养老社区探索的险企之一,泰康人寿目前已拥有7个在建养老社区,其中包括2015年第一个开业的北京“燕园”,即将于2016年试运行的上海“申园”以及广州“粤园”,还有如苏州、三亚、武汉、成都的养老社区都将于2018年左右竣工。
“目前南京的养老社区建设还在审批中。”泰康人寿副总裁刘挺军透露。但与之相配套的医疗资源已经备齐。这样看来,未来“一个医院+一个社区”或将成为泰康人寿养老社区的标配。而陈东升表示,除去直接收购医院外,养老社区自建康复医院(如燕园),与武汉同济医院、广州中山医院的合作,参股民营医院也将成为布局医疗领域的其他范本。
陈东升进一步表示,未来泰康人计划在江苏“保险+大健康”产业投资百亿元,包括多项举措,除去继续投资仙林鼓楼医院一期、二期项目外,泰康人寿将在仙林鼓楼医院周围建立一家新的大型养老社区,这也是继投资泰康之家·吴园(苏州)养老社区后又一个位于江苏省的项目;同时泰康人寿仍将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改制、收购、托管等方式参与江苏省公立医院和企业医院投资。
然而,市场人士担忧,如果照“保险+医养”的模式走下去,泰康人寿将不得不背负上重资产的包袱,例如养老社区土地、医疗机构长期投入这些成本将进一步拉长泰康人寿的投资回报周期,对公司的现金流产生巨大压力。
陈东升对此毫不担忧,据他透露,公司今年年底的偿付能力将达到190%,远高于保监会对险企正常投资设定的标准,而在2016年第二代偿付能力标准实施后,公司这一数字将达到280%,无怪乎陈东升在发布会上豪言称“就算十年不上市,我们的资本也是充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