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
光华国际教育联合会
电话:86-010-6822 1433-8011
传真:86-010-6397 4250
QQ群
加拿大项目:79203537
英国项目:225212505
伦敦大会领导交流群:278137994
首页>光华国际教育联合会>最新资讯
在家中慢慢老去
2015-10-07

 上海一直着力构建9073养老格局,也就是希望90%的老人能在家养老。《全球养老调查》摄制组在丹麦、荷兰、德国、新加坡调查时发现,这些国家尽管国情不尽相同,但鼓励老人居家养老的理念非常一致。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政府、企业、养老事业每一个参与者构建起的一个完备的养老体系。

丹麦,这个位于北欧的国家,被誉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个人口只有560多万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占18.2%,略低于全欧洲19%的平均数。但丹麦却拥有1300多家养老院。即便如此,丹麦老人都不把住养老院作为首选。

“呆在自己家更有安全感,更温馨。当然,当你不能再做任何事的时候,你再去养老院,待在养老院的平均时间差不多三年半。这时候真的是人的晚年了。”

在丹麦,主动预防的理念深入人心,它催生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规定动作:预防性家访。

当老人80岁时,政府会对他们进行一次家访,而对于那些有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从65岁开始到79岁之间,政府都会定期安排家访,目的就是看看老人有什么需求,是不是需要照顾。在老人75岁时,还会有一次安全家访,工作人员会检查老人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老人需要享受居家养老服务,随时可以向所在城市提出申请。丹麦政府每年用于养老的费用占到GDP的17%,开销巨大。为了让居家养老服务更贴近老人的需求,丹麦政府把权力下放给各个市政府,采用国家出钱、社区执行的模式。

在巴勒鲁普的社区办公室的呼叫中心,每天会有2个工作人员接听来自老人或者家属的咨询或求助电话。十多个评估员负责全社区所有老人的评估工作。每天,评估员要做2到3个评估,时间长短不一。

老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他们有的希望能够搬到适老改造过的居所,有的则需要有人照顾生活起居。一个星期内,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有可能会第二次上门进行评估,以减少评估师的主观因素。评估结果出来后,老人就能选择请哪一家居家养老服务公司上门。

与丹麦一样,荷兰人养老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国家的社会保险承担的。但是由于机构养老成本过高,再加上近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令政府财政无法再负担日益高昂的支出。

目前在荷兰,约有四分之三的老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政府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老人选择待在家里,而不是去养老院。为此,今年1月,荷兰政府开始实行一项新的养老政策,将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社区,让老人在家中享受护理服务。

"公私合作"是荷兰养老体系的一大特点。政府并不直接提供任何照护服务,社区内的护理人员都来自不同的私营养老机构;政府同时规定,每位荷兰人都必须为自己购买一份养老保险,所有居家护理的费用,都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而除了这些护理服务,居家养老中还涵盖了更为普遍的基本照料,市政府会在每个社区设立服务小组,关注老人的情况,并保障他们获得所需的服务。

从购物、送餐、医院接送,到提供轮椅、安装电梯,再到组织活动、进行日间照料,这些都涵盖在市政府负责的范围内。

市政府还鼓励家属、朋友或邻居共同照顾老人,并向他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补助。这样不仅分担了社区的压力,也让老人更有归属感,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在荷兰、德国采访时,我们发现很多养老院都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在湖畔、在山间、在河边,一座座养老院隐藏其间,犹如世外桃源。

不过,随着依托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受老年人的欢迎,传统的养老机构布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开始向市区和社区靠拢,这种发展趋势最大的获益者自然是老人。

“我们有统计的数字,我们在1600个上门服务的顾客当中,平均年龄才不到76岁,机构养老的平均年龄83岁,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这7到8年中老人是愿意呆在家里的。这就是我们的市场。”

事实上,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除了专业的护理人员以外,志愿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在荷兰里德凯尔克市,据估计,大约有四成的居民都是养老体系中的志愿者,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义务替老人服务,哪怕只是陪老人坐一会儿。

在新加坡甚至有专门的社区义工来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而这些义工中,不少人本身也即将跨入老年。

在新加坡,过了55岁之后就被称为“乐龄人士”,有达观快乐的意思。

对于很多“乐龄”义工来说,无偿地服务于他人并不奇怪,人们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就是年轻、健康的老人服务于年老的老人。这使这个群体中能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并且在和同龄人接触的过程中,彼此都会感觉到快乐。

 

联系我们
光华教育联合会
京公网安备京ICP备11037584号-2
光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