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烟台市人才市场举行外经贸类人才招聘会,16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1700余个,需求人数达6000余人。每年的外经贸类人才专场招聘会都格外引人关注。进场招聘的企业大多薪水高、待遇好,还有去国外出差的机会,颇受求职者青睐。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小语种毕业生依旧抢手,“海归”硕士应聘要看本科娘家。
小语种毕业生在招聘中吃香
“会日语、韩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者优先!”上午10时许,记者在市人才市场的招聘大厅发现,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们依旧受到企业的争抢。芝罘区一家企业在招聘时还额外给担任外贸业务员的小语种毕业生多加500元补贴。许多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并不急着签约,来招聘会的目的只是为了优中选优。
“我们企业要开拓国外的新兴市场,因此特别需要小语种人才。”芝罘区一家外贸公司负责招聘的王惠丽告诉记者,这两年,出口业务逐步回升,除英语国家外,韩国、西班牙、俄罗斯等不少国家正成为他们企业的贸易对象。“这些小语种人才入职的起薪就是5000元,还不包括各种补助。”王惠丽表示,目前我市很多外经贸企业都缺小语种人才,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未来几年,小语种人才在我市都吃香。
“我们班的同学每个人都有至少2个工作意向,来招聘会的目的只是优中选优。”青岛大学法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孙铭泽表示,只要专业对口,他们一般投出的简历都会有答复。
“海归”硕士应聘要看本科娘家
顺利签下就业意向的应届毕业生只是少数,不少毕业生找工作仍如大海捞针,许多留学归国人员也感叹工作难找。
“以前‘海归’求职时,只需要提供学历认证就可以了,表明在国外拿到的文凭相当于国内的本科还是研究生,现在光有这些不行了。”莱山区一家外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程树伟表示,他们现在对“海归”的招聘要求较为严格,还需要求职者提供所在学校在当地的排名情况。